花蓮市立幼兒園28日上午舉行潤餅製作活動,讓學童在清明節前透過手作體驗傳統習俗,了解節日的由來,市長魏嘉彥特別出席關心活動辦理狀況,陪同孩子們親手包潤餅,體會慎終追遠的特殊意義。


清明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,由於與「寒食節」相近,經過長時間流傳下來,讓清明節不僅是華人祭祖掃墓的日子,依照民間習俗,當天僅能食用冷食,因此吃潤餅也成為清明節的習俗之一。

活動邀請到在夜市營業多年的古早味潤餅業者,由潤餅爺爺現場起灶製作餅皮,搭配事前準備好的食材,包含高麗菜、豆芽、花生粉、豆干、蛋皮和肉絲,豐富的配料伴隨著香氣,讓孩子們相當興奮,等不及要親手動手做。


每到清明節前後,潤餅攤總是特別忙碌,魏嘉彥市長感謝業者在百忙中專程撥空來到園所,為孩子們上了一課,他也表示,各個節慶是帶領學童了解自身文化的好機會,而清明節也不例外,希望孩子們體驗過後,也能夠與生活作連結,對風俗民情有更多的認識。


孩子們在店家叔叔、阿姨的指導下,跟著步驟完成潤餅,大口咬下露出滿足的神情。有的孩子說這是他們第一次吃潤餅,有人則說阿嬤包的潤餅也很好吃。

魏嘉彥說,清明連假即將到來,花蓮市立幼兒園特別辦理應景活動,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對文化傳統有進一步的認識,透過親自動手做感受其中慎終追遠的心意;他也感謝花蓮市幼的教學團隊,每次都根據不一樣的節日辦理各種主題活動,讓孩子們在玩樂中學習知識,成長茁壯。魏市長強調,未來市公所將持續推動多元化教育活動,打造更優質的幼教環境,讓花蓮的幼兒教育更上一層樓。
洄瀾網 |記者| 楊均濰/整理